今天是:
  • 加入收藏
  • 学院主页
  • 师大主页
您的位置: 首页 >  作品选登 

安徽工业大学工商学院积极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

发布人:吴成龙 发布日期:2015-06-10 浏览次数:

安徽工业大学工商学院

    安徽工业大学工商学院在提出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目标的同时,就将学院的创新教育作为培养三型人才的重要抓手。素质教育的核心实际上就是创新,而创新以后的发展就落实到创业。创业最核心的问题,从教育的角度说,一是培养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素质,发展学生的个性;另一方面,创业教育可以帮助高校毕业生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带动更多的就业。然而,这一切都是学生毕业离开学校之后才能实现的,所以,作为高等学校,必须树立培养学生创业意识为主,创业实践为辅的创业教育理念。

一、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实践

(一)统一认识,做好学院创业教育整体规划

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想完成学院创业教育的任务,消除学生中创业理想与实际效果的反差,就必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意识,将创业教育融入课堂,把创业氛围营造与创业意识培养贯穿于学院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使创业教育成为深入开展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切入点。

为了统一协调,资源合理利用,我院成立了由教务处、就业指导中心、团委三个部门组成的创新创业教育办公室,学院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作为创新创业教育领导小组的成员,明确由院团委统一牵头,教务部门主要负责创业教育课程、师资队伍建设,就业指导中心和团委负责学生各类创业实践、创业活动的开展和创业园学生创业团队的业务指导。

创新创业教育领导小组和创新创业教育办公室在学院创业教育中起到组织、指导、督促、协调等作用。同时明确了各自的工作职责,共同推进创业教育在学院的开展。今后还要进一步开展认真的检查督促与考核评估,制定明确的考核、评价、激励机制,努力形成有利于开展创业教育的学院管理机制,逐步形成积极推进创业教育的新风。

(二)做好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为创业教育开展打下良好基础

学院成立创新创业教育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后,将会引进创业教育师资培训项目,对经过精心选拔的骨干教师进行了师资培训。同时,学院还将有计划地继续派出老师进修学习,通过交流和探讨,不断提高自身执教水平。

(三)因对象不同实施形式各异的创业实践活动,做到有的放矢

开展创业活动,营造创业氛围是学校除课程教育外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重要手段。学院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开设不同内容的课程,目前除了课程教学外,还举办诸如“SYB创业培训班”、“职业规划暨IT成才之路”、“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等各类活动。特别是学院将创业计划竞赛办成学院科技创新、营造学院良好创业氛围的最重大的活动。我院今年的创业计划大赛参赛团队,在经过院级选拔、校级“复赛”“决赛”等环节,通过设置项目介绍、评委面试、商业案例分析、现场问答等多个环节,最终获得了安徽工业大学创业计划大赛金奖。学院使创业计划大赛成为一个系统的,具有较大普及面的,注重学生创业意识培养而又有实战环节的学生创业体验平台。

二、对开展创业教育的再认识

(一)创业意识的培养和理念的确立是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主要目标

高校要有效实施创业教育,正确理解“创业”和“创业教育”的内涵是其基本前提。对创业的理解应是:创业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意识,是一种素质;创业不是个人行为,是合作和表率;创业不单指部分人的创立企业,而是指人类对所有事业的创新和创造。而创业教育是创新就业教育的一种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它是以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为价值取向的教育。我们应将创业教育界定为企业家精神的教育,并且指出,“我们提倡的创业教育,不仅仅是为着培养创业人才,更是希望学生学会如何主动地获取新知、创造新知,并通过有效地配置自身的各种资源,将知识转化成现实的个人和社会价值,最终实现知识的最大效用”。创业教育的开展必须基于对其准确定位。工商学院的创业教育应定位于一种素质教育形式,是以提高学生的创业素质和修养为核心的教育,是以创业意识的培养和理念的确立为主要目标的,是高校正在实施的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从另一方面看,高校目前的创业教育只能局限于对在校学生的培养,而作为一个学生在校期间最主要的任务还是通过课堂获取知识,课堂授课是其获得知识的主要渠道,这就决定了学生无法用大量的时间直接参与创业实践活动中去,而创业活动的艰辛需要学生大量的时间投入,这样的矛盾决定学生在校期间更多的是接受创业氛围的熏陶,创业意识的培养,创业理念的确立。创业实践活动只能是在模拟状况下以“教学实验”的方式进行体验最为恰当。

(二)大学生创业教育必须遵照高等教育规律分阶段有重点的开展

正因为学生的特殊身份决定了其在学校期间主要的任务是学习,那么高校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必然要遵循高等教育规律来开展,目前在中国的本科院校中大都实行四年制,从大一到大三为基础课及专业理论课目学习,大四基本以实习和进行毕业论文(设计)为主。所以我们应该制定一个符合大学生课程学习规律的创业教育模式,即大一到大三以培养创业意识,确立创业理念的“纸上谈兵”为主,而在大四阶段则可以对前三年中凸显而出的具有较强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并且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部分学生提供创业实践的平台,在模拟或者半模拟的状况下开展创业实践活动,为他们创造了包括场地、资金等各种条件应该成为学校主要支持方式。

(三)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来为学校所用是目前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

学校目前开展创业教育的资源相对较为缺乏,特别是对学生进行创业实践和资金的支持难以开展,而自从十七大中央政府确立了“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后,社会对于创业的关注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目前社会对大学生的创业关注更多的是毕业之后的大学生,而学生毕业之后与高校的关系仅是校友和学校的意义,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学校已不具有对毕业后走向社会的学生有教育的义务和责任,所以作为学校必须主动出击,将社会资源中如资金、创业企业家资源、创业扶助政策等引入学校中,为学校对在校生的创业教育创造更好的条件。